政务

governor
撰写时间:   2008年08月25日   来源: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四平市铁西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西区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过程中可以预见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3、 铁西区危险化学品企业现状

  全区共有危险化学品企业 10 户。其中生产企业 1户, 经营企业 9 户。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 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佟文权 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副总指挥:王 巍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李彦君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成员: 陈 湖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郝凤珍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周辅国 区监察局副局长

  廖俊江 区财政局副局长

  王海洋 铁西国土资源分局副局长

  董 志 铁西公安分局副局长

  张明伟 铁西工商分局副局长

  2、指挥部职责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救援。

  3、队伍编制及任务

  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设七个救援专业组。

  (1)危险源控制组:

  组长:刘学大 铁西公安分局消防科科长

  任务:

  a、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工作,及时处理危险源,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等防护用品。

  b、负责现场灭火、现场伤员的搜救、设备容器的冷却和对被污染区域的洗消工作。

  (2)事故救援组

  组 长:刘学大 铁西公安分局消防科科长

  任务:

  a、组织安排救援人员和调运所需装备物资;

  b、组织抢救事故现场人员;

  c、 研究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3)交通治安保障组

  组 长:董 志 铁西公安局副局长

  副组长:张景江 铁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任务:

  a、迅速调集警力,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和警戒工作;

  b、维护现场治安,防止事故现场人为破坏和其他突发事件;

  c、协助抢救工作组组织调动运输工具;

  d、维护事故现场附近交通秩序。

  (4)医疗救护组

  组长:王福彬 区卫生局副书记

  任务:

  a、迅速赶赴救援现场,启动救援预案,及时抢救伤员;

  b、协调各医院对事故现场中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

  c、协调血站、防疫部门做好受伤人员的供血和防疫工作。

  (5)事故调查组

  组 长: 李彦君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 董 志 铁西公安分局副局长

  于 力 区总工会副主席

  周辅国 区监察局副局长

  任务:

  a、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事故勘察、取证、分析等工作;

  b、 成立事故专家组,调查、认定事故性质;

  c、 追究事故有关责任人员责任;

  d、 按照指挥部调查结论,在新闻媒体发布信息。

  (6) 事故善后处置组

  组 长:陈 湖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副组长: 王长海 区民政局副局长

  高洪硕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任务:

  a、会同事故发生单位共同成立事故善后处理小组;

  b、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积极做好事故遇难者的经济补偿和伤员救治及遇难者家属安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4、快速反应力量

  以专业救援力量和快速反应能力强的力量为主体,组织快速反应力量,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施应急救援。

  快速反应力量组成:

  (1)基本救援力量

  危险化学品救护队伍根据指挥部指示,迅速集合队伍,携带必要的救援设备器材,赶赴救援现场。抢救伤员队伍由区卫生局组成,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执行救援任务。

  (2)指挥中心设置

  根据需要指挥中心设在铁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或事故现场,联系电话为:3272286

  (3)应急联动机制

  启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各相关部门抢救、医疗、防疫、供水、供电、交通警戒应根据处置事故需要迅速到达现场,并按其职责分工完成各自任务。

  三、预案分级和启动标准

  1、预测

  全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安全事故预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情况:一是泄露;二是爆炸;三是污染;四是中毒。

  2、预警

  指挥中心均负有接警、报警的责任。对危险化学品事故行使指挥权,现场指挥部成立后,指挥自动转移,由现场指挥部行使指挥权。

  (1)预警的级别:即:三级、二级、一级。

  (2)预警的分类:一般事故(Ⅲ),重大事故(Ⅱ),特大事故(Ⅰ)。颜色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

  (3)预警发布: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组织、协调全区各个部门预警发布,如出现重大、特大事故时负责组织其他应急救护队迅速赶赴现场,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3、启动条件

  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启动本预案。

  (1)一次发生死亡1至2人以及受伤10人以下或中毒1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

  (2)一次发生死亡3至9人的重大事故或造成2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事故;

  (3)一次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或造成5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事故;

  (4)发生事故未达到上述条件的,由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事故发生地乡人民政府、区政府相关部门按照本级预案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4、启动标准和实施

  (1)三级预案启动标准。对安全生产、人身健康构成威胁或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一次造成死亡1人至2人以及受伤10人以下或中毒10人以上的安全事故为三级预案启动标准。由指挥部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事故发生地政府部门应急领导机构负责启动。

  (2)二级预案启动标准。发生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一次造成死亡3至9人及2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事故为二级预案启动标准。有指挥部批准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一级预案启动标准。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次造成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及造成5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事故为一级预案启动标准。有指挥部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信息传送和报告

  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报告,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关信息组织其成员按职责分工监测和上报。

  (1)信息报送时限

  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所在乡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经济损失、请求增援的内容、可能还会发生的其他事故情况等。

  (2)信息报送渠道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直接接受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的信息报告,有关信息应报告省安监局、四平市安监局和铁西区政府的,由区危险化学品事故指挥中心办公室直接报送,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可越级报送。

  四、应急救援行动

  1、响应程序

  发生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安全事故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工会等部门,各部门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2、指挥程序

  发生事故的乡、街确定危险化学品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立即向区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请求给予支援。指挥部个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五、应急救援措施

  5.1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处置措施。

  (1)主要措施包括:灭火、点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

  (2)泄漏现场控制。禁止单独进入泄露现场,进入现场要经指挥部批准,要设监护人,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等防护用具,同时要有消防水枪、水炮掩护。事故中心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3)泄漏控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具备上述条件方可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露处。

  (4)泄漏物处理。

  a、围堤堵截:贮藏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b、稀释与覆盖:向有害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释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露,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c、收容(集):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

  d、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车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

  5.2危险化学品火灾和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

  a、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

  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

  b、正确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

  c、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要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

  d、火灾扑灭后,要派人监护、保护现场,消灭余火,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安监、公安和消防部门调查,核定损失,查明责任,未经安监、公安和消防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5.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和爆炸事故及处置措施

  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因灭火、冷却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者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a、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热辐射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b、其次,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露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再用水、干粉、二氧化碳等方法灭火,灭火中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待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如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要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如果确认泄露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一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

  a、 现场指挥用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教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5.4易燃液体火灾事故处置措施

  易燃液体通常也是贮存在容器内或用管道输送的,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流淌或水面漂散,要根据易燃液体比重、水溶性采用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防止沸溢和喷溅。

  a、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b、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面积(>50平方米)液体火灾、贮罐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1)比水轻有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质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同干粉扑救时灭火器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2)比水重有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使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叶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3)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如果普通泡沫强度加大,可以减弱火势),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空气面具。

  (5)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在切断蔓延方向并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迅速贮备好堵漏材料,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在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易燃液体。

  六 事故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理

  由事故救助协调组负责,组织好伤亡人员家属临时安抚工作,协调有关治疗和善后处理。

  6.2新闻报道

  区委宣传部、要根据指挥部调查结果,严格执行新闻发布的原则、内容、程序和规范性格式等,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想全区发布有关信息。

  七 相关保障

  7.1通信保障

  建立信息系统维护以及信息采集等制度。明确参与部门的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和通讯录。明确应急期间领导机关、现场指挥部及其他重要场所的通信保障方式。

  7.2其他保障

  铁西公安分局:启动本部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事故可能危机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和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铁西交警大队:启动本部门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工作,禁止无关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

  区卫生局:启动本部门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分散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指导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负责事故现场调配医务人员、医疗器材、急救药品,组织现场救护伤员转移,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八 宣传、培训和演练

  8.1公众宣传教育

  各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常识教育,不断提高危险化学品企业广大职工的应急知识和技能,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2教育培训

  区安监局负责对危险化学品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把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管理,考核内容。

  8.3救援演习

  区安监局负责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各危险化学品企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全区应急救援模拟演习;负责救援专家组,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工作。

  九 附则

  9.1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资、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知道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9.2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定并负责解释。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