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1月7日在四平市铁西区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侯 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实创新,攻坚克难,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五年来,我们努力做到“五个坚定不移”。
(一)坚定不移保增长,区域经济实现大发展
到年末,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8.2亿元,是2006年的4倍,完成五年计划的195.5%;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8亿元,是2006年的4.1倍,完成五年计划的34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2亿元,是2006年的 2.9 倍,完成五年计划的1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2亿元,是2006年的5.5倍,完成五年计划的1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40元,是2006年的1.8倍,完成五年计划的106.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00元,是2006年的1.9倍,完成五年计划的134.6 %。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61户,比2006年增加37户。预计工业总产值实现266亿元,是2006年的5.8倍,完成五年计划的294%;工业增加值实现71.75亿元,是2006年的4.7倍,完成五年计划的256.2%;工业利润实现6.1亿元,是2006年的7.7倍,完成五年计划的 258.9%。我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先进单位,2009年成为四平市首批进入全省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县区。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到年末,预计农业总产值达到5.9亿元,是2006年的2倍,完成五年计划的145%。粮食总产量达到8500万公斤,比2006年增长5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获得国家认证,有12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新增蔬菜大棚1700栋,新增收入2500万元;新增牧业小区29个,新增收入8000万元;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培育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户,市级12户,产值达到33亿元,是2006年的1.7倍;劳务收入实现5.45亿元,是2006年的2.1倍。我区被省里确定为“种、养、加”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服务业经济飞速发展。国商百货、苏宁电器、百胜餐饮、唯美戴斯等一批国内、国际知名商业企业相继入驻,成为服务业发展中的新元素。预计全区三产增加值实现25.9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完成五年计划的116.4%;民营企业达到1654户,比2006年增加1132户;个体工商户达到 15300户,比2006年增加5270户;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82亿元,是2006年的4.1倍。2008年我区是四平地区唯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吉林省民营经济腾飞竞赛活动先进区”。
(二)坚定不移夯基础,城乡面貌实现大改观
——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累计投资4600万元,修建高标准水泥路126.2公里,2009年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目前“屯屯通”达到了80%;新建农民文化活动场所4个,解决了5000多人的文化休闲活动问题;投资300万元,建设农村居家养老大院13处。
——宜居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全力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美化、绿化、净化工作成果明显,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做出了突出贡献。冬季清雪工作成效显著,圆满完成每年260万平方米的清雪任务;征地拆迁工作有效推进,2011年征地达38万平方米,为水上公园、紫气大路、西郊街等公益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泉沟村千亩防护林、西南环路百亩防风林、“三北”防护林四期、村屯绿化等工程扎实推进,造林面积达3100亩;修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3处,191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设沼气池313个,修建农村标准化卫生厕所4200座,受益群众达13500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纳入了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第二批试点,在成功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后,又作为全省唯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试点,纳入了“十二五”规划。
(三)坚定不移抓改革,开放合作实现大推进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稳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五年来,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38亿元,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6户;运作重点项目58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53个。2010年巨元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填补了我市没有上市公司的空白,实现了我省企业在境外上市零的突破。
——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南接北融”工作积极推进,先后与长春二道区、宽城区、沈阳铁西区签定合作框架,建立了政府间的友好合作关系。银政、银企合作不断深入,全区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9家,先后为循环经济示范区贷款3000万元,为企业落实贷款3亿元。
(四)坚定不移惠民生,幸福指数实现大提高
——民生工程全面实施。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2.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5.3%,完成城乡社会保障、绿化美化、医疗卫生、校舍安全工程、城市管护、社区建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津补贴等12个大项的民生工程。
——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五年来,新增就业人数35646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保率达94.2%,位列全省第二批试点县(市)区第一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实施,覆盖率达100%,参合率达97.9%;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2411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扎实开展,发放救助资金1074万元;廉租房申报工作有序开展,2056户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全区财政供养人员津补贴五年内先后增长4次,人均提高至21432元,人均工资增长1.6倍,与市直机关实现同步发放。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连续23年保持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区荣誉称号;教育工作成果显著,荣获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全国先进实验区、幼儿教育全省先进区、连续八年获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双线目标管理综合评比第一名;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已经有8所学校的18377平方米校舍加固、重建工作全部结束;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投资500余万元建设了平西乡卫生院和仁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元宵节灯会成绩显著,灯会盛况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农村文化事业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升,连续五年被省市评为“先进区”和“一类区”;统计工作卓有成效,全面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街政工作有序推进,在服务管理、经济运行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社区行动计划”初见成效,20个社区建成了“一站式”办公大厅,正在建设的长征、地直、南河和西园4个社区的办公用房由原来的1462平方米,增加到4405平方米;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明显,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先进集体;老龄工作连续七年被评为国家先进区;残疾人工作稳步推进,获得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和全国特奥五年先进单位称号;审计、科技、兵役、人民防空、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旅游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成绩。
(五)坚定不移强服务,政府形象实现大提升
——民主法制日益加强。“五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我区被评为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议案办理工作成效明显,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03件,政协委员提案158件,办复率达100%,满意率(含基本满意率)达100%。
——行政效能明显提升。政务公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依托市政府政务大厅,7个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进入政务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窗口10个,各类行政审批办结率达100%;便民服务中心覆盖全区各村和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软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宣传、走访等系列活动深入开展。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依法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有效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实现了北京奥运会、建国六十周年等大型赛事、会事“零进京”的工作目标,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矛盾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先进单位;“平安铁西”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平安畅通工程有效开展,荣获全国平安畅通县区称号。
各位代表!五年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凭着攻坚克难的勇气、求富图强的胆识,拼出了发展的新业绩,闯出了发展的新天地。五年来,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厚爱有加、真心帮助的结果,是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全区干部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铁西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始终关注铁西发展的各级领导,向认真监督和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帮助铁西发展的驻区中省市直单位、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铁西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铁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五年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一切从铁西区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符合我区特点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机制。二是必须坚持加快发展这一主旋律,认真贯彻“一核三带”富民优先发展战略,排除一切干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千方百计谋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为全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四是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执政为民,厚爱百姓,永远把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实施决策的唯一标尺,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五是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决策讲依据,办事讲程序,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六是必须坚持区委正确领导,这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政治保证。这些体会为我们今后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发扬光大。
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仍需提高;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小;立区大项目少,后续骨干项目缺乏;土地、资金等发展资源面临较大制约,全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依然明显;“城中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可用财力十分有限,财政增长满足不了刚性支出的需要;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还难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公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适应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展望未来五年,是铁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全球经济多元化延展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向纵深发展,新农村建设已呈全面展开之势;市委“一核三带”富民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新一届区委站位高远,求实创新,为全区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可以肯定,有区委的正确领导,有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有五个班子的精诚团结,有全区人民的众志成城,特别是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对全面做好政府工作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和胜利的希望。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周边县(市)区竞相奋发的强劲势头,既是压力,更是挑战。我们处在铁西发展新的起点上,必须牢固树立时不我待、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发展理念,倍加珍惜我区业已形成日益浓厚的发展氛围,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赶超意识,把全区人心思进、人心思上、人心思变的强烈愿望转化为振兴铁西的强大动力,万众一心、艰苦奋斗、扎实苦干,努力实现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目标。为此,今后五年:
政府工作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四动”,统筹“三化”,深入实施“一核三带”富民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提升核心商业区、做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文化宜居新区,构建铁西经济走廊,建设更加宜业、宜商、宜居的核心主城区,全力打造实力铁西、活力铁西、魅力铁西,努力让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1%,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58.8:4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
为如期完成上述目标,要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地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做精做细一产。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品牌农业。到201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要达到7.53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600万公斤。继续实施“三区一建”工程,新建棚膜小区10个,新增收入8000万元;新建牧业小区60个,猪、牛、禽饲养量分别增长30%以上;新建粮食高产示范区5个,切实稳定粮食高产示范区创建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屯屯通”全覆盖;加大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力度,劳务经济实现6.75亿元以上。
(二)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做大做强二产。要坚持总量扩张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以抓支柱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以抓技术改造、自主创新、管理升级、融资环境、政策支持、要素支撑为保障,推动工业增长方式转变。五年内力争扶持20户企业进入市百强,培育5户企业进入省百强,培养2—3户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规模企业达到120户,工业经济总量翻一番。“十二五”规划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换热器产业园、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园、新型农机特色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一区四园”产业布局基本完成;纺织企业完成退城进区,现代纺织工业园建设竣工达产;循环经济示范区向北一线发展的“铁西经济走廊”态势基本形成。
(三)强化服务业优势地位,做活做优三产。要立足核心主城区、核心商业区、核心现代服务区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要抓好仁兴步行街中心商业服务区、地直商厦、吉林师大、九州江南世家、宏泰新城商业圈的拓展建设。加快发展对现有城区及周边地区服务需求具有支撑作用的服务业。要做好五星级酒店、苏宁电器商务综合体、义乌国际商贸精品城、师大文化商贸城市综合体、高档家私装饰城、金融服务中心区等服务项目的引进建设,全面提升核心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形成文化繁荣、商贸发达、综合服务完备快捷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四)强化宜居环境建设,做新做美主城区。要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区服务功能,提升城区发展的承载力。要集结各类生产要素,加快西南文化宜居新区建设步伐,积极打造集商贸、休闲娱乐、金融商务、总部经济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宜居新区。要提高城区的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园林城区、社区公园建设步伐,打造绿色铁西、人文铁西、宜居铁西。要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全力打造“西湖”、“北湖”和“条子河拦河坝”三个水上乐园。形成南北环路林带、泉沟村千亩防风林带、“村村通”路边林带、屯落绿化林带四个绿化带;实现村民安全饮水、公共卫生服务、卫生厕所、公交服务网络、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五个全覆盖;实现村屯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面化、清洁化“六化”目标。
(五)强化群众幸福指数提升,做好做实民生工程。要积极加快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全区人人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权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街道和社区在城市发展和服务民生方面的职能作用。继续深入推进“社区行动计划”,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三、明年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任期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高定位、大气魄、强力度,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27.4%,达到137.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7%,达到337.8亿元;农业总产值增长5%,达到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达到8450元;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达到94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5%,达到7.25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工业立区不动摇,全力盘活存量,促进工业提速增效
要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盘活工业存量为主攻方向,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下大力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抓好经济运行。对17户产值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要实行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对承担工业指标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要在全区工业企业中开展“扩大生产,提高质量,拓宽市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主的攻坚活动,抓好运行调度,因企施策,确保煤、电、油、运、气等生产要素供给,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切实推动工业提速增效,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户。
抓好技术改造。要注重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全面盘活工业存量,实现全区工业总量扩张、效益提升。要充分调动全区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61户规模企业潜能。2012年要完成技改投资18亿元,开发新产品25个。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对工业技改、科技创新、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的方面支持,全年争取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
抓好退城进区。认真落实好支持企业退城进区的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联系推介国内大企业、大财团进行合作,通过土地置换、货币补偿等多种形式实现退城进区。要重奖退城进区企业,对企业在退城进区中涉及土地、税收等重大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加以协调解决,充分调动退城进区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促使企业通过二次创业,迅速壮大规模。2012年要重点加快纺织工业园建设,长久织布、兴大纺织、晨兴涤纶、天虹纺织制线4户企业退城进区工作要有实质性进展。
(二)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强化项目服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发展新型工业项目,培育高效农业项目,壮大服务业项目,优化经济结构,构建起多业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
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力度。对投资1.2亿元的阻燃传送带、投资1.1亿元的汇丰龙换热器、投资1亿元的广安热传递等在建项目,要抓好续建工作,确保明年竣工投产;对投资5亿元的巨元新型能源换热器、投资1.2亿元的亿丰汽车车桥铸件、投资1亿元的道路标准件等重点项目,要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力争在明年年初开工建设,部分项目达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对条子河流域治理、裕龙工具、禽类加工设备、农产品加工等项目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帮助办理开工的备案、规划、土地等手续,确保明年开工建设。通过项目的开发建设,全面完成94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
切实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围绕我区的重点领域和行业,分期分批搞好项目的策划、储备和运作。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方向,以做大优势产业、做强重点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出发点,精心谋划、论证、包装一批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大力强化项目服务力度。继续推进项目包保责任制,加大对项目的服务力度,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全程提供从项目洽谈、引进、立项、审批到建设、投产的优质服务。对明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实行一名领导负责、一个单位主办、一支队伍攻坚、一套方案推进的“四个一”工作机制。采取责任单位负责人与项目挂钩联系的办法,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项目绿色通道,对项目从核准名称到申办有关手续,提供全程服务。
(三)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提高规模质量,助推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全区招商引资要实现35亿元,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0个,亿元以上项目6个,国内外500强投资项目3个。包装储备重点项目50个,联系运作重点项目40个。
明确招商重点。要切实把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央企、大型集团、科技含量高的高新企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全力引进税源型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积极巩固国内外原有招商区域,强化与长春、沈阳等周边区域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换热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现代农业领域及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物流业、信息业、中介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服务业方面项目。
强化招商措施。要以提高招商签约率为根本,充分发挥区属企业家人脉资源丰富和联系广泛的优势,实施以商招商;充分发挥经济部门政策业务熟悉的优势,组织专业小分队,实施专业招商;充分发挥全区干部职工人员多、热情高、触角四通八达的优势,实施全民招商。要坚决贯彻执行招商引资各项政策,兑现奖惩。
改善招商环境。要以软环境建设为主体,确立“亲商、富商、扶商、安商”的理念,以尊商为荣,严格执行软环境建设的各项规定,坚决纠正不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查处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涉软案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要从重处理,公开曝光。
(四)坚持发展第三产业不动摇,壮大民营经济,增添经济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和商贸业的基础优势,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使第三产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改造传统商贸业。要以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为主线,加大对传统商贸业的改造力度,扩大传统商贸业服务规模和功能,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进军电子商务领域等新型现代服务业,为中心商贸区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大选商聚智力度,引进国际国内高端商业企业、品牌,提升站前步行街、地直购物商圈、吉林师大商业圈、九州江南世家等传统商业圈层次和品质,加快中心商贸区发展。
推进文化宜居新区建设。要以西南新区建设为重点,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要主动与市直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做好西南文化宜居新区商贸建设的相关规划,制定出台配套性政策,加快城市商贸综合体建设步伐,使西南文化宜居新区成为我区经济发展、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
积极实施全民创业。认真组织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再次掀起全民创业热潮。要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努力培育创业主体。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体系。要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业,努力提高社区物业管理、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年内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实缴税金、从业人员及个体工商户数要分别达到366亿元、10.8亿元、6.5万人和1.6万户,分别同比增长30%、10%、6%和5%。
(五)坚持载体建设不动摇,加大推进力度,增强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循环经济示范区做为我区工业的唯一发展平台,已经成为我区项目建设的主战场。2012年示范区要引进企业10户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工业总产值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38%,全口径利税达到2000万元。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做好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示范区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科学合理规划换热器产业园、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园、新型农机特色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产业布局,推进“一区四园”特色格局的尽快形成。
多措并举,做优平台。要转变观念,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的同时,鼓励房地产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到示范区建设中来,借助迎宾街北段的道路修建,进一步完善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形成路网框架,提升品位。明年要引进1—2个房地产企业或财团,完成示范区1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储工作。
加强管理,提升效能。要对示范区内的企业进行全面普查和梳理,对批后未建、长期闲置和建后未能按时投产的企业进行清理,尤其是对区政府给予过优惠政策的企业,要进行全面整改,必要时收回土地,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目的,增加示范区的税收,提高保障能力。
(六)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扎实推进“三区一建”,全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本着搞好规划、突出重点、自力更生、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基本思路,使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深入实施携手共建工程,加大对示范村的包保力度,使其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乡风文明等方面有明显提高。2012年省级示范村要新增1—2个。
做实“三区一建”。大力培育生态化、标准化牧业小区,提高饲养总量,加快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建设,全年力争新建牧业小区12个。依托万亩棚膜蔬菜基地,大力加快棚膜小区建设,全年力争新建棚膜小区2个,新建蔬菜大棚1000栋。深入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快海青村、九间房村的粮食高产示范区建设,新增玉米高产创建面积10000亩。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绿化、净化、美化,清路障、清柴草垛、清粪堆、清路边沟、清庭院,建硬面化道路、建排水沟、建围墙或栅栏、建垃圾统一堆放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建牧业小区、建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建标准化适用型粮食仓储设施、建沼气池、建农民居住新区为重点的“三化、五清、十建”工作,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做精特色经济。结合近郊优势,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求效益。重点围绕国家认证的万亩棚膜基地的九月青豆角、番茄、食用菌等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种,精心打造菜类产业,全年力争新认证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种8个,逐步提升绿色农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围绕獾子洞村的苹果梨,新发村的大棚葡萄等特色水果种植,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全年力争扩大种植面积100亩以上。大力加快猪、牛、禽生产基地建设,大幅度增加饲养量,明年力争生猪饲养量要达到26万头以上,奶牛2.8万头以上,禽400万只以上。
做新劳务经济。劳务输出要由自然向引导、无序向有序、分散向群体、季节向常年、体力向技能转变,把农村的人力资源转化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使其成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2年农村劳务输出要突破16500人次,劳务收入增长20%以上。
做强基础设施。围绕“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积极争取国家支农项目资金,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力争新打抗旱水井1000眼,增加节水灌溉面积2000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抓好退耕还林,全年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00亩。新修农村公路10公里,不断扩大“屯屯通”覆盖面。积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
做优农民合作社。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推动力度,壮大发展规模,完善内部功能,提高发展层次。2012年要新增各类合作社3个。
做严集体土地管理。围绕耕地保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制定出台具体的集体土地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立社、村、乡、区四级集体土地动态巡查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管理,依法合理使用土地,严厉打击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七)坚持依法治税不动摇,发展税源型经济,努力实现财税收入稳步增长
要积极发展税源型经济,坚持依法治税,强化财政管理,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升财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全力增加收入。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和不断增加的刚性支出,财税部门必须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抓主税、清欠税、挖潜税、惩骗税、打逃税,做到大小税源一起抓,保证应收尽收、及时入库。要继续深入开展综合治税活动,落实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收到明显效果。
严格财政支出。本着量财办事、量入为出的原则,在保证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努力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支持发展。要严肃财经纪律,严控计划外支出,杜绝跑冒滴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要主动与上级部门多沟通、多联系,多渠道争取资金,坚决落实好市政府制定的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奖励办法,调动各部门争取资金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实现财政快速增收的有效途径,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扫除各种思想障碍,在思想认识上确立发展总部经济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多方面力量,全力投入,争取有更大突破。
强化财税监管。科学实施财税政策,严格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政府采购工作,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确保足额、均衡入库。加强对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监管、跟踪问效,实现规范化管理。
(八)坚持关注民生不动摇,繁荣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我们要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把促进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关注民生,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好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落实好相关政策,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坚持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年新增低保人数3000人以上。巩固好省级社区康复示范区成果,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关注民意,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丰富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体育生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探索为计生家庭服务的新途径。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提升城区清扫保洁标准和街路机械化清扫率。加快小区道路建设,修建居民区巷路6500平方米。强化冬季城市管理,突出做好清雪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和城市整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依法文明做好公益事业征地拆迁工作。扎实推进“社区行动计划”,加大社区环境改造力度,认真抓好小区的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努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逐步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积极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兵役和人民防空工作,认真开展军警民共建,深入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进一步做好审计、科技、统计、档案、民族宗教、地方志等各项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与协调发展。
关注民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认真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着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加强与代表和委员的联系,提高办理议案和提案的质量。继续坚持信访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包案制度,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超前化解社会矛盾,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创新监管方式,狠抓安全隐患的源头治理,有效遏制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
完成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是新一届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政府机关的精神状态、领导水平和职能发挥如何,直接决定着事业的成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效率,着力打造创新、法制、服务、廉政、和谐的效能政府。
打造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创新型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压倒一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历史使命超过一切的执政理念。善谋敢为、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要大力弘扬“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的四平精神,让各级干部在招商引资中分胜负,在引进税源型项目中见高低,在铁西区振兴发展中论英雄。要通过扎实的作风,务实的工作,取得实在的成效;要通过思维、方法和方式的创新,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而带动社会的创新和全民的创业。
打造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法制型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全面提高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能力和水平。要健全政府主导、专家咨询、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明确决策权限和程序,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凡重大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都要组织专家论证;对事关群众利益的决策,都要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向群众说明,向社会交底,实行“阳光”作业。坚决杜绝超越权限、违反程序的决策,由此造成重大损失,要严肃追究决策者的责任。
打造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服务型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树立富民为先、亲民为本、安民为重、惠民为要、益民为旨的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厚爱百姓,满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大事要得到群众支持,难事要得到群众理解,好事要办得群众高兴。要说实话,办实事,凡是向人民群众承诺的事情,必须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全区人民的根本利益。
打造严格自律、公正透明的廉政型政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政务公开,强化审批进政务大厅工作。要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努力营造干净干事的政务环境。
打造勠力同心、团结统一的和谐型政府。和谐是发展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要坚决与区委保持高度统一,主动求得区人大、政协、纪检委的监督和支持。政府班子及其组成人员要精诚团结、通力配合、步调一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拼搏争先的责任感,不进则退的使命感,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干事业,合力合拍谋发展,努力形成心齐气顺、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局面。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肩负的责任神圣而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全力打造实力铁西、活力铁西、魅力铁西,为全区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