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

governor
撰写时间:   2012年03月22日   来源: 铁西区人民政府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12月11日在四平市铁西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区长 刘俊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08年工作回顾

  年初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加快发展,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到年底,全区3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总产值98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39.5%;实现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71.5%。工业技改投入不断加大,全年实施较大技改项目25个,完成技改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42%。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区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到995户,同比增长19.4%;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实现125亿元,同比增长35.9 %。二、三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到年底,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可实现46.25亿元,同比增长30.2%。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4.9亿元,同比增长16.7%;农民人均收入预计达到5300元,同比增长6%。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3.7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1.56亿斤,同比增长8%;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国家验收,蔬菜耕地面积达到12500亩、保护地面积达到4095亩,同比分别增长11.3%、11.1%。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5个,肉食鸡饲养小区1个,全区猪、牛、羊、禽饲养量明显增加。农村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全年预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1.55万人次,实现人均增长2150元。“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累计投资814万元新修高等级水泥路20.4公里,全区18个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高等级村路;改水改厕工程得到有效实施,新打抗旱机井295眼、标准饮用深水井6眼,兴修水利设施5处,新建标准化卫生厕所900座。

  ——项目建设形势喜人,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循环经济示范区成功纳入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单位,促进发展的载体功能日益显现。全年共运作较大项目7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千万元以上项目65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8亿元,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57.5%。随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区重点骨干税源成长较快,到年末,全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可达到 1.91亿元,同比增长11.2%。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坚持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国家级园林城成果为目标,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明显,主次干路卫生达到了“十净”标准。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不断加大清理和取缔占道经营、清除野广告以及清理越冬垃圾整治力度。人行步道整修工作成果显著,组织区直机关干部整修和铺装人行步道45000多平方米。绿化、美化工程稳步实施,对124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绿化规划与督导。清雪工作效果明显,广泛动员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清雪工作,提升了城市形象,方便了市民出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完成动迁面积18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能力增强,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面推进,全区农民参合率达到79.4%。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建农村标准化卫生所2处,平西乡卫生院换建改造工作顺利实施。再就业三级社会保障工作网络建设日益完善,共开发就业岗位8066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122人。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已参保58685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城乡低保人数达到19950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扎实开展。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文明社区、文明新村、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继续保持全省创建文明县(市)区工作先进区成果。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申报市级科技项目6项、省级和国家级科技项目3项。教育工作再创佳绩,荣获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全国先进区。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累计投入资金300万元,修缮改造了11所中小学,投资24万元为农村小学增添教学设备。全区文化市场秩序平稳,“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有效。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申报工作顺利完成。人才服务工作有效开展,服务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加大,与四平职业大学合作举办了两次大型人才招聘会,签约近千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省、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区得到巩固和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审计工作有序推进,加强了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审计,保障了各项资金的使用效果。政府统计工作顺利通过省市质量管理检查验收,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实施。老龄工作连续4年获得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街政工作扎实开展,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地方志、兵役、关心下一代、人民防空、档案、民外侨、旅游等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

  ——民主法制进程加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五五”普法有序推进,司法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开展。基层民主建设依法推进,顺利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信访工作扎实有效,认真落实信访责任制和领导信访接待制度,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在国家重要会议和重大赛事期间无群体性事件和去省进京访事件发生。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3件,政协委员提案25件,办复率均达到100%,满意率达96%。平安铁西建设成效显著,各类严打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责任、法制、和谐政府建设有序推进,政府监管职能不断强化。消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有效,目前全区无各类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极不寻常,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全区经济始终保持了比较强劲的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平稳推进。这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齐心协力、真诚帮助的结果,也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求真务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始终关注铁西发展的各级领导,向认真监督和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帮助铁西发展的驻区中省市直单位、部队和在我区创业的投资者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整体推进速度不快,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财政增长满足不了刚性支出的需要,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任务极其艰巨;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化解矛盾的任务依然繁重;部分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及措施

  明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全面做好政府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全市“一个巩固、两个领先”目标,继续实施大上项目、全民招商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优化服务环境,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注重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9%,达到55.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 %,达到117.6亿元;农业总产值增长5%,达到5.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5%,达到5700元;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达到40.3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88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完成上述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做大工业,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全年要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分别增长20%以上。

  加快企业提速增效步伐。不断强化宏观调控,在骨干、重点和薄弱企业上下功夫。抓骨干,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要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搞好上下游产品衔接配套,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推动优化升级,实现快速发展。抓重点,对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要围绕产供销等重点环节,帮助企业加大营销力度,稳定扩大市场份额,盘活资金,降低库存,实现产销两旺。抓薄弱,对亏损和濒临亏损的企业,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加强管理,节本增效,挖掘潜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扭亏增盈。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全力帮助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拒风险能力。大力扶持红钢、巨元等骨干企业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结合,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全力推进巨元—比克换热器园区建设,力争建成国家唯一研发、生产、检测于一体的特色园区。大力引进科技生产型、研发型等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全年投入技改资金8.9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4.8%;开发新产品10个以上,新产品产值实现9亿元以上。

  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突出抓好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引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同比下降6%的目标。

  (二)发展现代农业,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坚持以惠农、富民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坚持依托市场创品牌、围绕品牌创特色、形成特色强产业的思路,努力在“一村一品”上大做文章,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村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全力实施“蔬菜、奶牛、肉禽、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五大工程。积极打造万亩棚膜经济园区,大力推进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产品和园艺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坚持总量扩张与规模养殖并重,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强品种改良和疫病防控,提升精品畜牧业产业水平,全区奶牛、生猪、禽饲养量增幅分别要达到10%以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省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小城镇,超前规划包装一批重点村,积极向省里争取资金扶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郊融入城市步伐,积极探索城区农村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路径和机制。紧紧围绕中央安排的“小农水”政策性资金投入,切实加大争取力度,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加快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全年要新增抗旱水井200眼,增加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继续加大村村通工程建设力度,加强建成村路的维护和绿化工作,全年力争新修村路20公里以上。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步伐,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综合利用效能。

  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加大中央对“三农”投入资金的争取力度,全面落实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种粮农民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各类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力争全年务工收入增长20%以上。继续大力扶持发展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红嘴农村专业合作社经验,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适应市场变化能力。

  (三)突出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投资拉动、项目支撑是摆脱金融危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大上项目。牢牢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的时机,围绕国家重点扶持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节能减排工程等,全力以赴谋划包装申报项目,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确保我区项目抢得上去、争得到手、落得下来。着力壮大一批,积极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上新项目、扩大规模,对红钢200万吨板材、巨元—比克年产15万平方米高效节能换热器、科利佳年产700台大型数控机床等符合国家支持的项目,积极帮助申请老工业基地项目及相关的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全力扶持一批,充分发挥项目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土地、用电、资金等方面寻求突破,重点围绕锦利年产2万吨汽车零部件精密铸件、德嘉仪表年产80万套汽车仪表、龙鼎年产2万套中小型农机具项目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引进一批,继续落实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社会关系,挖掘一切资源潜力,吸引外地企业到我区投资兴业,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加大运作力度。努力储备一批,紧紧抓住受金融风暴影响较大地区进行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充分发挥我区优势,突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精心策划、论证、包装一批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大、发展后劲足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

  全民招商。继续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鼓励乡、街、各部门发挥所长、各显其能。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组织团队有目标的外出招商,参与和举办各类经贸交流、投资推介和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企业招商主体地位,发挥入驻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突出换热器、汽车零部件、能源、医药、农产品加工等重点领域,实现以商引商。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要达到23亿元,其中引进外资要达到1200万美元。

  做大园区。积极用好、用足、用活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加速循环经济示范区水、电、气、路、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力争建设区内道路5公里,铺设排水管线1000延长米,安装电力设施900延长米。加快示范区产业链建设,重点做好、做大、做强农业循环、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三个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不断强化示范区的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功能。着力破解示范区发展中遇到的资源要素等瓶颈制约,实现示范区快速发展、率先发展和突破性发展。

  优化环境。积极创新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费用减免、财政扶持、土地保障等多方面为项目入驻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一条龙跟踪服务,建立和规范项目登记、项目跟踪和项目流失责任制度,促进项目尽快签约、到资、开工、投产。注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和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确保企业发展零干扰,外来投资零梗阻。

  (四)坚定发展信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加速中小企业生成,积极发展服务业,促进民营经济腾飞。

  激发全民创业热情。积极培育创业主体,继续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领办、帮办、创办企业。大力引导乡村干部分流创业,争做本地全民创业的带头人。加强对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创业能力培训,鼓励其从“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结合城区实际,按照我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积极组织规划和发展服务经济,既要在“小饭店、小商店、小中介、小家政、小旅店、小幼儿园”等星罗棋布的社区服务业上做文章、求发展,又要在大型商贸流通业和新兴服务业上下功夫、求突破。

  全力破解制约难题。千方百计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资金瓶颈问题,通过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融资担保、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利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等资本运作方式,争取资金主渠道支持。积极加强与有融资能力的企业集团沟通、联系和洽谈,促成企业间融资合作。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职能,积极引导区属企业进行产品对接,实现区属企业间产品互用,区内循环。健全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支持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引进管理技术人才,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

  扶持重点民营企业。大力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继续组织实施好省、市开展的“千户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重点帮助一批最具有成长型民营企业尽快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同类同行民营企业结合产业和产品优势,向循环经济示范区聚集,形成块状规模经济,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腾飞步伐。

  (五)做好财税工作,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财税工作一直以来是我区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基础,必须结合实际,强化收支管理,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财源建设。着力优化财源结构,充分挖掘财税增长潜力,加快培育纳税超百万元的骨干税源,全力抓好中小企业和零星分散税源。针对国家强力启动内需的实际,继续积极主动、多渠道、全方位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可用财力。

  强化税收征管。不断加大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力度,提高财政统筹能力。严格依法征管,搞好与市财税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加强税收专项整治,完善征管措施,改进征管方式,做到应收尽收,不断扩充区本级可用财力。进一步挖掘非税收入的增收潜力,把非税收入足额收缴入库,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严格支出管理。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既要保证重点支出,又要兼顾其他;既要合理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又要科学利用财政政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协调各方面的发展。建立切实可行的节支制度,严格按照预算办事,尽量压缩弹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把财力保障的重点,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上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上倾斜,向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倾斜,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加强财政监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拓展监督广度,延伸监督深度,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果,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重点加强对专项资金和重大项目的审计监督、跟踪问效,不断推进财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六)加强城市管护,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巩固和提高国家卫生城成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形成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专业执法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城区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大力加强城区环境卫生常态管理,坚持做到全天候保洁,达到“十净”标准。切实抓好市容市貌整治,彻底取缔占道经营,清除乱贴乱画。继续扩大农村自费保洁范围,加大村屯环境、村路沿线卫生整治力度,努力实现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深入开展绿化美化工作,强化养护管理,不断提高全区的绿化档次和水平。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协调市相关部门,新建、翻建一批公厕和水冲厕所,解决群众入厕难的问题。继续加强冬季城市管理,重点抓好清雪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和城市整洁。

  (七)注重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创业促就业活动,全面加强再就业三级社会保障工作网络建设,努力拓宽就业帮扶渠道,着力解决好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认真做好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切实做到应保就保。继续扩大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面,确保养老金和失业救济金及时足额发放。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安全发展,加大重大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力度,不断完善生产、消防等安全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巩固“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成果,规范信访秩序,畅通社情民意,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司法基础建设,做好社区矫正、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巩固全省“平安区”创建成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八)坚持统筹发展,积极构建和谐铁西。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加强创新型项目的推荐和申报工作,搞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文化活动,促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推进“阳光人事”,全方位做好人才交流和人才服务工作。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兵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广泛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促进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健全各级统计网络,做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强化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功能建设,健全服务网络,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残疾人康复、就业、扶贫等工作协调发展。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地方志、档案、老龄、旅游、民外侨等各项工作。

  (九)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围绕法制、服务、责任、和谐政府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提高执政水平,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努力塑造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复议、法律顾问等制度,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

  高效施政。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狠抓各项决策和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增强政府工作合力,强化各部门的中心意识、效率意识和服务意识,高效快捷地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改进会风文风,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提高运转效率,真正形成统一、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府运行机制。

  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切实加强廉政建设,着力构建教育、监督、制度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行政监察、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和违法违纪行为,确保政府权力正确行使、阳光运行。

  各位代表,今天的铁西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解放思想,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加快“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新城区建设、为夺取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纠错]